目前分類:閱讀好文 (41)
- Sep 14 Sun 2008 09:47
十二星座終極分析 I
- Sep 12 Fri 2008 15:59
信任瓦解,社會也就崩潰
楊蕙如幾年前與信用卡公司鬥智大勝,獲得社會某些人士的稱許,各媒體也封她為「卡神」。楊蕙如最近開了一家網路顧問公司,並頻頻上媒體打知名度。
筆者認為,一個是非不分、道德低落的社會,才會把類似楊蕙如的行為,視為英雄之舉。
在美國,你去商店買東西,事後不論任何理由,都可去退貨還錢。因此,有一些人(一些台灣人和更多的大陸人)過幾天要出席重要宴會,就去「買」一套名牌衣服,穿去赴宴之後,再去退錢。
- Sep 12 Fri 2008 01:25
星爺語錄
手電筒?錯!這一支不是普通的手電筒,
這一支是不需要電池的太陽能手電筒!
在有光的時候它就會亮!那如果沒有光的時候......絕對不亮!
有沒有可能沒有光的時候它也會亮?問得好!關燈。
哪~~你拿出另外一支手電筒來照它呢,它就會亮......嘿~~怎麼樣哪?開燈!這個發明還真有創意啊!
- Aug 29 Fri 2008 17:00
正心誠意的人格
◎ 證嚴法師 / 文
有人說:「心不好,別人又看不到。」其實,是看得到的。所謂「相由心生」,佛教
強調身、口、意三業是平行的;只要起心動念,行動就會表達出來,也會從口中說出
話來。
- Aug 29 Fri 2008 16:38
體會之後的諒解
◎吳若權 / 文
身為一家中小型企業老闆的他,每個月都要親自出馬拜訪幾家重要的客戶,順便收帳。
有一次碰見一位很難得見到的客戶,於是親切地走到客戶的面前打招呼,沒想到對方非但沒有給他好臉色,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樣子,甚至神情鄙夷而且語帶風涼地說:「我看你們很好賺嘛!」
- Aug 29 Fri 2008 16:21
莫須有與想當然
◎陳之藩 / 文
記得在小學的時候,每星期有作文課。 國文 老師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語外,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,當堂唱名發還。
如名次排在後面,顯得非常難堪,所以大家對作文全很努力。
- Jun 27 Fri 2008 21:37
食物里程
我們這些出過國留學的人,都很假仙。也只不過在國外待了幾年,回到台灣後,卻喜歡
用舶來品。我們都有一種成見,只要包裝上有英文或日文,品質一定較好。還會說花多
- Dec 23 Sun 2007 14:32
【NHK】量體重就能減肥
- Dec 07 Fri 2007 15:39
『一篇太好太好的談話,女孩子必看』
我爸爸四十多年前和我媽結婚時,是戰爭時入伍的幹部,又上過大學,三代貧農,根紅苗正呀,真是又紅又專的典型。而我媽媽雖然聰明美麗,但是是資本家出身,所以當他們婚後回我父親家鄉探親時,我媽媽還是有點擔心的,怕受氣怕受委屈。但是我爸爸的表現讓他完全放下心來。
我媽媽是江南水鄉的女子,身材修長苗條,非常纖弱,不符合北方農村的審美標準,於是她的兩個小姑子就在婆婆耳邊嚼舌頭,說我媽媽身體不好,恐怕將來生不了娃娃。我奶奶就給我爸爸學了舌。我爸爸大怒,但又不好說我奶奶,就當著我奶奶的面罵我兩個姑姑:"我就喜歡她那樣兒的,女同志身體弱一點兒有什麼不好?讀書人就該長成那樣子,要是她長得粗手大腳,和你們一樣,只能在田裏幹活兒。"嚇得我奶奶和姑姑大氣兒不敢出。看見了吧,我爸夠大男子主義吧,但你得看他的勁兒往哪兒使。
北方農村的廁所非常髒,尤其是四十年前,我媽根本不敢去,於是我爸爸找了個盆兒讓她在屋裏解決,完事後特別坦然地拿出去處理。遇到我姑姑,她一驚一乍地說:"哥,你是大幹部哩,怎麼能給她端屎倒尿?把她慣的。"我爸爸一聽,就把手裏的盆兒遞過去,說:"噢,你說我不能去,那你去吧,她是你嫂子,長嫂如母,你倒是應該的。"我姑姑當時就傻了,只好去給我媽倒便盆,從此不敢再多嘴。
- Nov 05 Mon 2007 22:33
【防 癌 長 鍊】
主講:梅襄陽醫師
前言:
這篇文章原是梅襄陽醫師在中央銀行的演講,裡面的資訊具有相當的革命性,值得大家閱讀。防癌長鍊是梅醫師主持的志工團隊的名稱,他們奔走各地,只為向大家宣導正確的飲食觀念,希望大家能藉由這篇文章中獲得許多啟發。
今天要向大家說的是許多事情的真相,很多人聽完會說:「梅醫師,你講的這些東西這麼重要,為什沒有早一年兩年讓我知道。」
- Feb 26 Sat 2005 01:26
。葉慈。
你知道這位一生致力於「喚醒愛爾蘭意識,錘鍊打造本土的文化屬性(identity)」的英語詩人葉慈(W.B.Yeats,1885-1939)嗎?
沒錯,他不是英國人,正確的說,他是愛爾蘭人。一八六五年六月十三日,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葉慈,剛好成長於愛爾蘭政治動盪不安的十九世紀末。
在英國長達七百多年的統治下,愛爾蘭人在十九世紀末期民族意識高漲,在政治上脫離英國的運動日漸熱烈,而在民族意識逐漸建立的過程中,
「去英國化」的努力也同時在進行。最負盛名的,不外乎被稱為塞爾特復興(the Celtic Renaissance)或愛爾蘭文藝復興(Irish Literary Revival)的文化運動。
- Feb 25 Fri 2005 21:07
奧修對於"憂鬱症"的回答
問題:
以前的人稱之為憂鬱症,現在的人稱之為抑鬱,它是發達國家的主要心理問題之一,它被形容成一種絕望或失望或缺乏自尊、以及對周遭的事情失去信心或失去熱心。此外,還有一些身體上的症狀,比方說胃口不好、失眠、以及沒有性能量。如今大部份的人已經不採用電擊療法,藥物療法或咨詢療法似乎也是跟它同樣地有效——或無效。對抑鬱的解釋也是眾說紛紜,有的人說它是身體上的化學變化,有的人說它是心理的。
奧修回答:
抑鬱到底是什麼?它是面對憂鬱世界的一種反應嗎?或是我們“內在不滿足的冬季”的一種冬眠嗎?或者抑鬱只是一種對壓抑或壓迫的反應?或者它只是一種自我壓抑的形式?
- Feb 25 Fri 2005 19:54
知己難求
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雅典蓋了一間住屋。
有一位朋友去參觀時,覺得屋子很小,
就問:以蘇格拉底這樣有名望的人,
為什麼不建一間適合他身分的屋子?」
這位名哲學家回答:
「如果這樣狹小的屋子能夠擠滿真正的朋友,
我就滿意了。」
- Feb 25 Fri 2005 19:53
不愧屋漏
蘇格拉底既仁慈又聰明,
可是他卻敢於冒犯掌權者,
所以當時的權要把他拘禁起來,
判他死刑。
蘇格拉底接到了這死刑宣告,
只是一笑置之。
人們說:「你該準備接受死刑。」
- Feb 25 Fri 2005 19:53
加倍辛勞
有個青年到蘇格拉底門下學演講術。
他說明自己來意以後,
就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話。
蘇格拉底答應收他做學生,
但是要他付兩倍的學費。
青年問:「為什麼要收雙倍學費?」
蘇格拉底說:
- Feb 25 Fri 2005 19:52
婚姻妙論
蘇格拉底的婚姻生活過得不很幸福。
可是他卻能從自己的不幸中取得一個幽默的結論:
「不管怎麼樣,還是要結婚。
如果娶到一位好太太,那麼你很幸福;
如果你娶到一位壞太太,
你會變成一個哲學家。」
- Feb 25 Fri 2005 19:49
自然法則
蘇格拉底的太太非常凶悍。
有一次,她大發脾氣,
把蘇格拉底大罵一頓後,
還餘怒未息,
於是就提了一大桶水,
澆在蘇格拉底頭上。
蘇格拉底究竟不愧是大哲學家,
- Feb 25 Fri 2005 19:43
農夫與蘇格拉底
有一位農夫年紀不小了,卻因為擇偶的標準太高而一直未婚,他自己也常常因為這件事而大感苦惱,抱怨著好女人到底都到哪裡去了。有一天,他懷著滿腹的懊惱去請教哲學家蘇格拉底,希望蘇格拉底能解決自己的問題。見到蘇格拉底之後,農夫便把自己的問題全部講給蘇格拉底聽。聽完後,蘇格拉底便笑著說:「這個不是問題,你只要能把農地裡頭最大粒的麥子找出來,那你也將遇到自己心中的美嬌娘。」農夫聽完後心理覺得很高興,因為這件事情太簡單了,自己很快就可以找到另一半了。
隔天,農夫興高采烈地去農地裡頭找最大粒的麥子,一天下來他比較了成千上萬顆的麥子,並將裡頭比較大的挑出來。太陽下山了,雖然他手裡頭拿著一粒很大的麥子,但他心裡想一定還有更大粒的麥子,所以決定隔天再去找。農夫就這樣一天找過一天,雖然他手中的麥粒已經很大了,但是他知道一定還有更大的。有一天他實在受不了了,於是再度去找蘇格拉底,並用失望的語氣說:「老蘇啊,這樣找到底要找到哪一天呢?」蘇格拉底回答:「別灰心,你很快就可以找到了。」
回去後,農夫只好繼續遵照蘇格拉底的指示,在農田裡頭尋找最大顆的麥粒。有一天,當農夫和往常一樣正在比較手中的麥粒時,突然一個念頭閃過心中,然後便聽到農夫大聲喊道:「我找到了,我終於找到了。」
農夫當然沒有找到最大顆的麥粒,但是他為什麼又大喊自己找到了呢?農夫之所以還沒有結婚是因為自己把標準訂得太高,或者說他一直感到不滿足,所以便一直不斷地在追求;由於慾望一直無法獲得滿足,所以他過得很不快樂,心中一直充滿著懊惱。當他大喊「我終於找到了」的時候,其實他的意思並不是真的找到最大顆的麥粒,而是他終於明瞭自己的問題所在以及不快樂的原因,也就是他總算明白了「知足便是福」的道理。
- Feb 25 Fri 2005 19:18
讓愛在婚姻中成長
婚姻之後的蜜月期非常危險,就我所知,百分之九十九的婚姻在蜜月期結束之後也跟著結束了,不過那時候的你已經被綁住,你想跑也跑不掉,那時候整個社會--法律與法院、所有的人,在你想離開你老婆或你老婆想離開你的時候,會發出反對的聲音,到時候整個道德觀、宗教,所有人都會發出反對的聲浪。
其實,社會應該為結婚設下重重阻礙,而不要阻礙離婚,社會不應讓人們輕易地就結婚。法院應該設下重重關卡,至少跟這個女人住在一起生活兩年,這樣法院才允許你們結婚。
現在事情卻恰恰相反,當你說要結婚的時候,沒人會問你是否準備好了,還是你只是一時興起,或因為你欣賞這個女人的鼻子,真是夠愚蠢的!你不是只與個鼻子相處,不論它再美,兩天之後你就忘了,有誰沒事會盯著老婆的鼻子一直看?沒有一個先生看上去是英俊的,也沒有一個老婆看上去是美麗的,當你熟悉某樣東西時,你就再也看不到它的美了。
- Feb 25 Fri 2005 19:15
倚賴/獨立/互賴
愛有三種層面,其中之一是倚賴,大部分人經驗到的都是這一種。丈夫倚賴著他的太太,太太倚賴著他的丈夫,他們相互利用,相互控制,相互佔有對方,將對方貶為日常生活用品。世上所發生的愛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這個狀況,這正足以說明為什麼原本能夠打開天堂之門的愛,卻變成只打開了地獄之門。
另一個可能是發生在兩個獨立的人之間的愛,這種愛偶爾才出現一次,但仍有痛苦,因為總有衝突在其間,沒有彈性的空間,兩個人都是那樣地獨立,沒有人準備要妥協,沒有人願意為另一個人做調整。
詩人、藝術家、思想家、科學家這些人,他們有著獨立的靈魂,至少從他們心理的這部分來看,要和他們一起生活就是不可能的,他們算是古怪的一群人。他們讓別人自由,然而那個自由看上去更像是漠不關心,一副滿不在乎、好象凡事都無所謂的樣子。他們讓別人有獨處的空間,關係對他們來說似乎只是很膚淺的東西,他們害怕與別人走得太深,因為他們愛他們的自由更甚於愛,並且他們不打算做任何妥協。
第三種可能的層面是互賴,這種發生非常罕有,可是當它發生的時候,凡間就變成了天堂。兩個人既不獨立也不倚賴,而是在一種高度的同步狀態之中,仿佛是為對方在呼吸,仿佛是住在兩個身體裏的同一個靈魂。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,愛就發生了。這才是叫愛,另外兩者並不是真愛,它們充其量是一種安排,不管是社會的、心理上的、生理上的,怎麼說都只是一種安排,第三種層面是心靈的。